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财政金融   229篇
工业经济   155篇
计划管理   758篇
经济学   530篇
综合类   501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363篇
农业经济   223篇
经济概况   31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takes the locally collected price quotes used to construct the CPI index in the UK for the period 1996–2013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2008‐9) on the pricing behaviour of firms. We develop a time series framework which captures the link betwee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the behaviour of prices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the dispersion of price levels and the size, dispersion and kurtosis of price‐growth.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for inflation having an effect, but not output. The change in the behaviour of prices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is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 changes in inflation and VAT. Nevertheless, the magnitude of the inflation effect is sufficiently small that it need not influence monetary policy.  相似文献   
2.
王必达  苏婧 《财贸经济》2020,(4):129-143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当代经济内涵式增长的源泉,现有文献多从要素流动视角来考察经济集聚过程中的区域差异。然而,若将要素流动引入区域生产函数进行推导,可以发现非区域性要素集中规模的扩大,既能提高要素流入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也能提高要素流出区域的要素收益率,基于此,本文以“协调性集聚”为核心概念,通过拓展现代集聚模型来构建要素在自由流动中走向协调发展的理论假说。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虽然我国发展要素在大规模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并呈现进一步向超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的趋势,但要素流动在提高要素流入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要素流出区域的要素收益率,并从需求侧激发了要素流出区域的市场潜能,要素流动在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呈现“协调性集聚”的趋势。因此,发达的要素流入区域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欠发达的要素流出区域通过建立健全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提高要素回报率和收益率,是新时代我国形成市场主导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进  苏磊  梁兵 《价值工程》2021,40(13):97-100
以三施高速抗滑桩爆破施工为工程依托,从抗滑桩开挖方式、开挖深度、炸药选择、钻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抗滑桩爆破方案设计.当抗滑桩爆破施工时,采用智能振动监测仪对在爆破施工过程中高压输电铁塔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了在此爆破施工方案下高压输电铁塔由于爆破振动产生的速度与频率分布,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在相同药量的情况下,爆破深度的增加,相当于传播距离的增加,传到测点位置后引起的振动速度减小,同时振动频率会随着爆破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当桩孔内炸药药量增加时,传动高压输电铁塔上的振动速度和振动频率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单一的课堂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性载体,能够通过对第一课堂的拓展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成长的氛围,有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应重视第二课堂的设计,在第二课堂的支持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坤  王进 《旅游导刊》2021,(1):43-57
游客旅游行为失范时有发生,威胁着旅游资源与环境安全。心理归因影响个体行为逻辑,归因偏差是解释心理归因的经典理论。本文引入归因偏差理论,采用实证方法探究旅游行为失范背后的归因偏差因素,为减少旅游行为失范提供心理学依据。研究发现,归因偏差能够引致旅游者心理认知偏差,后者直接引发和助推旅游行为失范。心理环境和群体心理对引致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具有显著作用,归因偏差成为旅游者弱化旅游行为失范结果的心理屏障,可激发或促进旅游行为失范的发生或持续。研究认为旅游地可从完善硬件监控、控制游客流量、强化失范行为负面教育、发挥在场监督作用等方式削弱归因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609个企业2 440个大型对外投资微观样本,全面考察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差异对企业投资边际、模式与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式制度差异对投资规模化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投资多元化。企业为了避免正式制度差异带来的管理风险,倾向于选择全资股权结构,但企业选择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并不受到正式制度差异的影响。相比之下,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影响更为广泛。无论是正式制度差异还是非正式制度差异,均会显著增加企业投资的失败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对正式制度差异存在优化互补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夯实“一带一路”倡议,尤其大力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深度交流,有助于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法]文章根据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产业融合效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测算,[结果]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发展的总体效率偏低。从综合效率看,仅有天津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效率值高于0. 5;从纯技术效率看,仅有江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纯技术效率高于0. 5;从规模效率看,西藏、甘肃、青海3个省(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低于0. 5。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仍有较大的空间。[结论]应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推行使企业会计核算模块中的各项业务流程得以再造,应付账款业务流程就是其中之一.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的应付账款业务在对传统核算模式进行革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应付账款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问题对策和改进应付账款业务流程的建议,以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应付账款业务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Consumers often imagine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own a new product. Does engaging in such thoughts on desired future impact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and if so, what is the underlying process? This study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osed questions by assessing self‐regulatory strategies consumers employ upon pondering on a desired future. Based on Oettingen’s fantasy realization model, the authors take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f two modes on desired future—mental contrasting and indulging—en route to purchase intentions. In mental contrasting, an individual juxtaposes a desired future with his/her present reality, whereas, indulging is simply envisioning a desired future. Contingent upon the perceived likelihood of fantasy realization, consumers in the mental‐contrasting condition adjust their level—that is, high (low) for high (low) feasibility case—in goal commitment as well as in energization to achieve the desired future. In contrast, consumers in the indulging condition engage in moderate level of goal commitment—irrespective of the likelihood of fantasy realization.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is study scrutinizes the fantasy realization model in context of attribute alignability/nonalignability, uncertainty in attribute meaningfulness and novelty, techn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obsolescence en route to affecting the consumers’ product purchase/upgrade intentions. Conceptually,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adapt the fantasy realization model to the marketing context, and the authors provid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key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